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 中国历史八上电子课本文集

中国历史八上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 进行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 然而,由于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经过两年多的征战,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实现了全国统一。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成功?它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革命运动关系如何?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1924 年 1 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胜利进军
    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7 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 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 北伐军以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人物扫描
    叶挺,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 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 作为北伐军的主力先锋,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 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



    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到 1926 年 11 月底,湖南已有 54 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 107 万人 ; 到 1927 年 1 月,会员又增加到 200 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 1926 年 7 月有3 万多人, 到 11 月增加到 20 万人左右。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标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1927 年 4 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 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 年 6 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 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知识拓展: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蒋介石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 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 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 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 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几天之内,就有300多人遇难,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歌》
《国民革命歌》诞生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是周恩来、邝鄘(kuàng yōng)等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军中开展革命政治工作时结出的硕果。这首《国民革命歌》在各个时期的名称有所不同,曾用过《打倒列强》《北伐军军歌》等歌名,它由邝鄘填词而成。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这首歌曲虽然简单,但能充分地、直接地表达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打倒列强、打倒北洋封建军阀的决心。
1926年5月,《国民革命歌》成为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向两湖(湘鄂)战场进军之号角。在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的大力倡导下,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部长李求实(即李伟森)编辑了包含15首歌曲的《革命歌集》,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这首《国民革命歌》。
在土地革命时期,它又被重新填词,赋予了新的意义,变成了《土地革命歌》。拍摄于1974年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就有这样一幕:当中国共产党1931年至1934年间在江西一个叫做柳溪镇的地方领导土地革命时,小主人公潘冬子和伙伴们就曾唱起这首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绅,和劣绅,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分田地!分田地!”。无论是《国民革命歌》,还是《土地革命歌》,都表达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的心声。

返回前一页   ▲ 返回顶部